烟台|7次入选全国文明城市,烟台从“创建文明城市”向“建设城市文明”转变
【 字体:
打印
时间:2025-11-18 08:45 来源:大众日报

7次入选全国文明城市,烟台从“创建文明城市”向“建设城市文明”转变

落叶缓扫,让秋天多留一会儿

11月15日—17日,“文明中国”主题采访报道“山东行”活动走进烟台。从2005年首批入选“全国文明城市”,到如今第七次获此殊荣,烟台以实施全民美育工程为抓手,在更高层次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,推动从“创建文明城市”向“建设城市文明”转变。

初冬时节,走进烟台黄渤海新区福莱山街道国奥社区,枫树、黄栌、银杏树下满地红黄落叶,小区居民呼朋引伴打卡拍照。“社区的孙铁军大叔跟我们提出来:落叶不用扫那么及时,让秋天多留一会儿。我们跟物业一商量,大家想一块去了!于是就有了这七处落叶缓扫区。”国奥社区党总支书记高千惠告诉记者。

据了解,全民美育工程实施以来,国奥社区通过“自然美”“空间美”“行动美”“心灵美”四维美育阵地建设,因地制宜改造了社区业主之家2700平方米的多功能美育活动场所。美育工程也唤醒了市民内心对于美的追求。社区“草地艺术展”征集绘画收到上百幅孩子的作品;社区业主之家征集“家风家训”,几十个家庭积极投稿。

全民美育工程,既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举措,也是以美养德、以美育人、以文化人的有效路径。在采访过程中,时时处处能够看到全民美育带来的变化。

龙口市新嘉街道泳汶小区是一个回迁安置小区。居民虽然住上了楼房,但还是丢不掉腌咸菜的老传统。

“随处放置的咸菜缸确实影响小区环境,让大家都搬到屋里去也不现实。”泳汶社区党总支书记王卫龙告诉记者,经过反复商讨、征求意见,决定将这些咸菜缸集中放置在二楼的一处平台上。社区邀请“双报到”单位龙口一中的师生在咸菜缸上进行彩绘,师生们在一个个咸菜缸上绘出青山绿水、桃红柳绿,咸菜缸也成了小区的一景。

王卫龙告诉记者,一开始要集中放置咸菜缸,也有群众想不通,以为是面子工程。随着美育进社区的持续推进,越来越多居民认可了这项工作。除此之外,社区还组织歌舞汇演、戏曲专场、健康义诊等一系列进社区活动,增进了邻里交流,增强了对社区的认同感。

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,烟台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,成为推进美育工程的绝佳载体。

近日,芝罘区向阳街道烟台山社区活动室里,一场别开生面的“葫芦烙画”体验课正在进行。朝阳街是体验烟台开埠文化、葡萄酒文化的重要街区,社区以朝阳街区党群服务中心为枢纽,向上链接鲁东大学等高校资源,横向联合美术博物馆、画院等专业机构,向下发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、文艺骨干等社区能人,形成“专家+志愿者+商户”的协作网络,让美育资源从单向供给转向多元共生。

今年年初,《烟台市实施全民美育工程三年行动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印发,提出将美育理念转化为广大市民的思维方式、行为规范、人文情怀和文化气质,全面打造物美、景美、城美、人美的文明底色,全方位营造“以美育人、以文化人”的社会氛围。(记者 从春龙 通讯员 曹磊 吕娜)

责任编辑: 毛晨浩
分享
上一篇: